昨夜靜悄悄下了一場雨,上班途中呼吸間驀然闖入的桂花香夾雜著絲絲涼意,空氣中彌漫著若隱若現的甜味兒,慢下腳步大口氣細細嗅來,驚覺已是桂花開放的時期。去年九月偶然在電腦鎖屏上讀到一句出自蘇軾的很冷門的詩“江云漠漠桂花濕,海雨翛翛荔子然”,僅讀此句,卻臨其境。
桂花開時,我喜歡漫步在馬路邊的林帶中,踏著灑落在地面上如雪片一般斑駁的月光,桂花清幽的馨香撲面而來,朦朧中看不清桂花的容顏,卻在花影婆娑中感知桂花淡雅之美。月光下桂花樹潤澤的葉片泛著微微的光亮,簇簇桂花清寒中幽香陣陣,在芬芳的簇擁中,在月夜靜謐中,那些描寫桂花的詩詞就會浮現在心中。古人在一首詩中寫道:“雪花四出剪鵝黃,金粟千麩糝露囊??磥砜慈ツ軒状?,如何著得許多香。”
小時候家家戶戶都種有桂花,那時卻不見得有多喜愛,真正喜歡桂花源于一首唐朝詩人王維《鳥鳴澗》的古詩:“人閑桂花落,葉靜春山空。月初驚山鳥,時鳴春澗中。”有一種時空交錯、意境絕美、虛實呼應的感覺。傷春悲秋,無形中又增加了三層對偶,春與秋、現實與回憶、庭院和田野意境的深度猛增,這種對比,跨越了時空的虛實。
一夜秋雨起,幾許桂花落,滿城暗香來。這便是我心中的滿秋了!